行业新闻

办理微信:cnposji

腾付通电签传统大POS办理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 将回归流动性管理本源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进入转型冲刺期。《金融时报》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多数理财子公司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在40%~50%,年内仍存继续压降的压力。

  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份,《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正式落地已传递出该类产品规模和收益率将“双降”的明确信号。受访专家认为,现金管理类产品在整改过程中应实现规模的有序下降,并保持市场平稳发展。

  市场普遍关注,历经整改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将褪去“保本型理财替代品”的外衣,接下来将在财富管理大家庭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在过渡期以及未来更长的时间内,银行又该如何在满足监管要求和客户需求之间求得平衡?

  压降规模有助于健康发展

  记者注意到,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受到银行理财子公司和投资者的双重青睐。在供给端,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属于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同时又契合银行在流动性管理、债券投资等方面的传统优势,迅速成为银行理财转型、抢占市场的重要抓手;在需求端,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以其流动性好、风险较低、收益稳定和净值波动小等优点,颇受广大中低风险偏好客户的欢迎。

  根据《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应当对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实施规模控制。同一商业银行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全部理财产品月末资产净值的30%。同一理财公司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在过渡期安排方面,比照资管新规过渡期顺延1年的精神,明确过渡期为《通知》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底。

  在业内专家看来,《通知》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监管标准、业务规范及机构合规经营等方面均有明确细致的规定,有助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运作,防范不规范产品无序发展导致的局部潜在系统性风险集聚,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规则,夯实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基础,增强市场韧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压降规模是让其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并非让其完全消失。”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普遍为“T+0”或“T+1”产品,如果因为某些市场动荡因素出现大幅赎回,则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风险。

  此外,专家认为,规范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是期限较短的债券。在资管新规之下,理财已无法再做资金池业务。如果这类产品规模过大,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向短期标的,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相对有限。

  定位于“流动性管理工具”

  业内人士预计,根据《通知》整改之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呈下降趋势。有数据显示,此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相较货币市场基金要高出50个至80个基点。

  来自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收益率方面,今年以来,现金管理类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年初的3.12%下降为9月份的3%。进入10月份,截至目前,该类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已跌破3%,仅为2.95%。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货币市场基金,二者差别很小,替代性很强。目前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下降是必然的,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或有所增加;同时,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会波动性下滑,并逐渐与货币市场基金趋同。”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郑忱阳表示。

  专家普遍认为,长期来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依然具备优势,仍是银行财富管理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财子公司依托母行的渠道、客户、技术、产品等资源,在过渡期内可以保证销售渠道畅通、客源充足、存量产品收益稳定,过渡期结束后即可回归规范健康发展轨道,产品优势将更加凸显。

  董希淼认为,未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将不再被视为保本型理财的替代品,而是以“客户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形式存在,因此这类产品仍将在资产配置中占有重要地位。

  专家表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会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由于银行客群对稳健型理财产品具有较强黏性,从而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价格敏感度偏低,预计相当部分客户会逐步适应收益率的变化趋势。

  加快产品创新引导产品替代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募集难度将会增加。同时,可投资资产范围的减少,也需要产品管理人进一步提升交易投资能力。”普益标准研究员杨超坦言。可以预见,与直面整改相伴随的,将是各类机构投研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的正面较量。

  事实上,在《通知》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时,部分理财子公司就已经开始主动调整,加上早有预期,业内认为,规模压降的要求对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影响不大。但在接下来的过渡期以及更长时间内,如何在满足监管要求和客户需求之间求得平衡,仍是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郑忱阳建议,银行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和产品替代来缓解供需不匹配问题。从产品创新来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客户更偏向于短期、低风险、稳收益的理财产品,通过对客户结构、投资期限和风险偏好分层分类,精细化客户画像,创新开发符合这类客户需求的新型理财产品。同时,也可以为客户定制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实现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类似的收益率,引导客户逐渐改变先前的投资周期和风险偏好。从产品替代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选择短期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进行替代,提升产品吸引力,分散客户需求,尤其对于新开拓的客户而言,需求偏好更容易培养,同时还有助于理财市场净值化转型。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翠华表示,未来,一方面,理财子公司需要按照监管要求,逐步压降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对于新发的该类产品也需投向满足要求的资产,因此,未来该类产品的收益率大概率还会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银行可以用流动性相对较高的短期限净值型产品替代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该类产品可以通过设置较短的赎回到账时间以提高流动性,达到类现金理财的功能。此外,银行还需加强投资者教育,积极引导客户分散投资,这有助于提升客户投资收益。

腾付通电签、传统大POS机,因其费率实惠,消费稳定,受到无数用户的喜爱!
能刷广发卡
民生有积分
资金安全,实时到账
优质商户,笔笔有积分
费率实惠,不调不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